人類末日究竟會怎樣來臨,這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和想法。 有很神怪的宗教預言,亦有很有根據的科學推論。 各種末日來臨的預期時間不一,或然率亦有很大空間,由明年至一百萬年不等。 但其中人口爆炸預言的後果卻有可能很快出現,這個風水師幾十年後就要真正考牌。 九十億地球人口有可能是臨界點,現時地球人口已是七十億,而五十年前只是三十億。 就算是現在,世界糧食供應並不穩定,多處地方有饑荒,過去數年亦曾出現全世界糧食儲備只能支持六十天食用的危險情況,而糧食價格暴漲更已是事實。 現時任何廣泛天災都會引起世界糧食短缺問題。
但除非是宗教狂熱者,否則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末日的問題不是自己這一生的問題,而人類對此亦無能為力。 但人口爆炸問題卻不同:如果這個末日在幾十年內發生,那就極可能和自己有切身關係,又一定和下一代有關。 所以如果有一個人類末日問題會使你困擾,這一個應是第一位。
不過這一個末日問題卻有可能被解決,或起碼被推遲幾百年至無關重要的程度。 最新估計以現時糧食生產的能力計算,要由養活七十億人增加至九十億人,耕地要增加百份之五十至七十,而地球上額外可供耕種的土地卻很少。 解決辦法第一是人類自行大量減低地球人口,但過去幾十年已證明這不可行。 另一方法是大量減少畜牧業的生產,以節省資源只生產澱粉質食物,但人類對肉類蛋白質的需求卻不斷增加。 Scientific American 二月號最新報告,提出一個糧食生產藍色革命,可以將末日延遲。
藍色革命是指海洋養殖業。 現時世界對肉食的需求不斷上升,但畜牧業需要極多的土地資源、能源和食水,又破壞環境。同時捕魚業卻已經飽和,捕撈魚獲的數量正在減少。 養魚業有可能成為一個可持續供應肉類蛋白質的來源。 養魚業現在已佔所有魚類食物產量的一半。 但養殖場都是在岸上設置魚池魚缸或是沿著海岸線開發;岸邊開發的魚場和蝦場破壞了大量沿海土地和紅樹林;而淺水區的魚棚又引起海水污染問題。
最新的海洋養殖方法是採用離岸大型魚籠,利用離岸二百海里內的淺海經濟區。 魚籠放在海流較強的位置,固定在海床上。 大型的魚籠和海流可以使養魚不斷游動而更健康,而污染物亦不會積聚。 現代科技可使人力減到最低,遙遠監察和遙控設備可以使經營自動化又較安全。 這個養殖模式潛力無限,因為各國可用的淺海經濟區面積非常龐大。 岸上的大型魚缸和岸邊的魚棚亦要現代化,加強產量又要減低污染。 養魚業其中一個主要污染源是魚糧,現代魚糧的配方減低蛋白質浪費,加入海藻類成份,較接近海洋食物鏈而海藻又可在淺海區人工培植。 還有一個正在構思的計劃,是製造自由浮動的大型魚籠,有物資儲備、遙控系統、衛星導航和推進器,可以自由在海洋航行。 只需放入魚苗和補給,它會自行浮游數月,然後靠近海岸以回收長大的漁獲; 魚籠亦可用這數月的時間橫過太平洋或大西洋以將魚獲直接送到目的地。
藍色革命的成敗在於人類是否能夠汲取綠色革命的教訓,使革命能在保護環境下持續地發展。 現時階段是在提升其生產力和成本效益,還要說服各國政府容許海洋開發。 希望世人能及早醒覺,面對九十億人吃什麼這個末日危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