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的面積很大,有四十多萬平方公里。但它和世界海洋連接只在伊斯坦堡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寬度只是七百公尺,連一個小小的海港都不如。在黑海海岸跑了十天,經過了六個國家九個城市,回到伊斯坦堡看到這個小小的缺口,感覺到這個黑海和周邊海岸真是有點問題;好像是圍城,只有一個狹窄的出口。難怪這區的歷代皇朝都視之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俄羅斯和共產的蘇聯,沒有它就沒有黑海艦隊了。
黑海地形奇特,整個海像一隻大碗,最深的地方有二千公尺深,但連接地中海的出口只有三十六公尺深。海流因此而受限制,只有表層的海水大約有二百公尺深會被替換,表層以下佔九成的海水是缺氧層,很少生物可以生長。根據地形,地質學家相信黑海本是一個很深的鹹水湖,因地殼板塊移動將古代的深海圍困起來。後來地殼再變動而產生一個缺口和其他海洋連接。
黑海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黑海洪水理論。在1997年,哥倫比亞大學的 William Ryan 和 Walter Pitman 提出理論,證明黑海洪水就是各古籍和聖經都有記載的毀滅世界的大洪水。考古學發現黑海沿岸海底約一百公尺深處有古海岸痕跡,又有人類聚居遺址。時間推算發現黑海前身是湖的時候水位比現時低很多。在新石器時代起,已經有人類在黑海沿岸生活。因為有水有地,應該有古文化在此生根,而黑海沿岸範圍很大,對古人來說已是全世界。約在公元前六千年,距今是八千年前,人類開始進入古文明時代。有一天地殼變動,博斯普魯斯裂開而使愛琴海海水大量湧入,短時間內形成洪水和海嘯,將黑海沿岸所有地方,即是全世界,都淹沒了。洪水產生的海嘯將船隻沖上山上。黑海南部的亞拉臘山傳聞發現船隻遺骸,有人說是諾亞方舟。洪水退下來,但黑海海岸線已升高了一百公尺。倖存者向南面遷徙,進入土耳其和中東,帶來了大洪水的傳說。這一個理論引起激烈辯論,但大家都同意博斯普魯斯裂開使黑海和其他海洋連接,爭論只是集中在洪水的水量。

這一幅草圖標誌測量發現的古海岸位置,可見被淹沒的世界面積十分大,一些古文明可能就此毀滅。在黑海旅遊當然不能看見洪水遺跡,最古舊的是古希臘文明。照片在整理中,請留意網站更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