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星期連續聽了兩場鋼琴協奏曲,上星期五 (7/9) 聽李雲迪 Yundi 彈柴可夫斯基第一鋼協,今個星期五
(14/9) 聽芙莉特 Ingrid Fliter 彈聖桑第二鋼協。各有千秋,值得比較一下。
李雲迪有鋼琴王子美譽,並非浪得虛名。他的身段已是一個鋼琴家,高佻又手指修長。今次剪了個新髮型,形象成熟了。他演繹蕭邦非常出色,感情十足,非常詩意,充滿蕭邦的悲觀詩人的意境。我有他的蕭邦錄音和現場表演DVD,演出真是非常完美。今次聽他彈柴氏鋼一,期望很大。柴
氏風格和蕭邦截然不同;雖然柴氏亦有悲情性格,但感情表達很開放直接,不像蕭邦那樣隱晦。他的鋼一是少年時作品,極度表現激情。演出時需要的心理狀態和蕭邦的不同。Yundi
的技巧不容置疑,所有困難的段落都掌握自如,抒情的部份更是迷人。柴氏鋼一可說是最知名的鋼協,人人都要彈,錄音無數;珠玉在前,少不免要和各位大師比
拼。我聽過很多大師級版本,都是剛陽意味十足,熱情到不得了。Yundi
的演出有他自己風格的影子,有一點憂柔的味道。這是一個兩面的說法;可以說他的演繹有自己的性格,與眾不同;又可說他未如其他標準,未將樂曲的情緒完全釋放。我個人覺得他的演繹方式可以接受,但不知是否他的原意。看到樂評說他在星期六的演出比星期五好,可能就是在此不同了。
聽 Fliter是一個不同的印象。她不太像一個鋼琴家,表情很輕鬆,衣著亦很隨便。她的發展卻和 Yundi
有點相似,以演奏蕭邦而知名。這晚來演奏聖桑鋼二,亦是一個不同的嘗試。這首樂曲技巧要求很高;技巧之餘,要表達的法國情懷亦有很高難度。全曲沒有冷場,三個樂章速度都很快,終章更是極快板。很多長長而複雜的樂句一氣呵成,連呼吸的位置也沒有。據聞這首樂曲只用了十多天便完成,是聖桑專為魯賓斯坦而寫,是出色的即興創作。魯賓斯坦十分欣賞這個作品,於是要求聖桑為首演獨奏,自己反而做指揮。聖桑是鋼琴名家,此曲更是他手筆,但他都說因時間緊迫,練習不夠而對某些困難樂句覺得吃力。李斯特更認為此曲難度高到適合他而多次用作公開演出。Fliter
這晚的演出可說是驚人,艱深技巧不當一回事,全曲樂思非常流暢,可以不著痕跡地不覺得緊張地就達到了高潮。我看她這晚的演出要比
Yundi 高了一班。
他們兩人還有一點相同,就是都要轉型彈貝多芬。樂聖的鋼琴奏鳴曲內涵甚深,要彈不難但要彈得好不易。由蕭邦轉戰過來就是一個考驗。Fliter 已出了貝多芬奏鳴曲特輯,口碑甚好。這晚她亦不吝嗇,encore
彈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的第三樂章,確實令人眼前一亮。Yundi
亦已宣佈會在2013年出一隻貝多芬專輯,彈月光、悲愴和熱情。這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最受歡迎的幾首。成績如何,拭目以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